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第七章 律法书一贯性与底本说

 

{\Section:TopicID=234}壹 五经的一贯性

  律法书的特殊结构乃是:从纵的方面来看,它是一部历史的著作;从横的方面剖析,它却记载了许多以色列人在宗教、伦理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规则和律例。这种由律法与历史交织而成的五经,不单使我们看到以色列人的律法决定于其对历史所持的神学观念,而其构成民族真正的历史,实亦溯源自于西乃山颁布律法为开端。因此,五经以后的典籍,无论是历史书,先知书,或是诗歌和其它著作,往往追溯到西乃山的史迹和约书。所以,以色列人从埃及为奴之家得释放的救恩,和摩西在西乃山获得的启示,不但贯串了全律法书,也贯串了整部旧约而直透新约的典藉。

  由前章探过的律法书之内容与要义,更给我们看到:五经的文体虽然多元化,有散文,有诗歌,有叙事和谱系,也有律例与典章,可是在多元文体中却有统一的神学历史观念──世人都犯了罪, 神却在其立约的慈爱中为世人预备了救恩。这对新约的基督徒来看,那在应许的救主基督耶稣里的救恩史,亦不仅贯串了全部律法书,也贯通在整本新旧约圣经里面。

  然而,五经虽然有其一贯性的内容与神学历史的观点,若站在文学立场来评论的话,它却是由一些文集汇编而成的书。因为有很多人误解了五经的文学批评,而有些对五经文学批评的著作又没有觉察出五经信仰立场的所在,引致读者对五经内容和要义的混淆,甚至失落信心,所以我们要从五经的一贯性来研析五经在文学批评上的底本说。

 

贰 底本说的含义与源流

  提起底本说,马上使人联想到对圣经的批评。圣经自古以来就受到两方面的批评:敌视毁谤的批评和善意探究的批评。敌视毁谤的批评多来自外教或教内的异端,因此就不是我们要讨论的范围。善意探究的批评亦分两种,但其名称在翻成中文后很受人的误解,所以我们首先要正本清源的加以改正,藉免在讨论五经的批评时亦被误会。

{\Section:TopicID=236}一 低等批评学与高等批评学名词应更正

  英文的 Lower Criticism Higher Criticism 之原意,本是对圣经批评的层次而非等级。因此就不应当翻译成低等批评学和高等批评学,藉免使人误以为后者是高人一等。Lower Criticism 的本义是底下层的评论,就是基础层的评论。在这层次所批评的,乃是将经文的抄本与译本之异同作一比较,藉以批判何者可能是原作者的本意。当然,有时不免要试将一些抄错抄漏或译错译漏的字句加以修订,用以探究原意的所在。因此,Lower Criticism 实际就是经文批评。Higher Criticism 乃是更晋一层的评论,就是在经文批评之上,再进而评作者为谁,用了何种文体与写作的形式,喜欢用些甚么词汇,着重些甚么观念,这些观念是从哪些传统而来,以及从历史来分析其所隶属的年代等。故此,Higher Criticism 实质上是属于文学批评的范畴。

  为澄清观念和改正过往的错觉起见,Lower Criticism 应更正为经文批评,而不当再用低等批评学;Higher Criticism 应翻为文学批评,而不要再捧为高等批评学。在本书第五章──名称与作者,当我们讨论律法书的名称与作者时,我们实际已跳越了经文批评的层次而涉及于文学批评的层次。在文学批评层次上,不论赞成或反对的人,在其论及五经的著述中,都必然的提到底本说。因为这底本说对一般华人信徒来说,是仍觉生疏的一门学问,故此我们要在本章作一简略的介绍。

 

二 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

  经文批评是自古就有,并且仍为今日的人所接受和使用的。我们不论在口头解经或从事文字的注释,只要是使用不同的抄本和(或)译本作比较,想藉此找出更为符合作者的原意时,就已经做了经文批评的工作。

  在文学批评方面,如果我们用时光倒流的方式来推敲的话,便会发现以下几个现象:

{\Section:TopicID=238}甲 长短不同的抄本

  在主后一三五年前,希伯来文圣经还没有标准的定型本。因此,有些经卷便有较长和较短的不同抄本,这就是七十士译本的好些卷籍,会比希伯来文原文本较短的其中一个原因。除了因神学观点和传统的意见而故意删除某些经节,或是无意的抄漏之外,较短的版本应是较为原始的。较长的版本,很多时候是学生旁注老师的解释和自己的心得,或是经师为助人了解,或为传统,或为神学观点而加的旁注,给后期的抄缮者当作正文写上而来的。但有些却是由抄缮人或编修者,为某些原因而直接所作的加笔。

{\Section:TopicID=239}乙 相同的记述但有不同的着重点或年岁

  以色列人在回国后和撒玛利亚人彼此为仇(参看拉四至六章;尼四至六章),两族人各自保存的律法书有六千多处不同的地方,虽然绝大多数是文字上抄写笔法的差异,但亦有不少在观念和年代上的不同。举例说:

  1. 在出十八7,“摩西迎接他的岳父,向他下拜……都进了帐棚”是希伯来文定本的写法。但在撒玛利亚抄本直译过来的话,却是“摩西迎接他的岳父,他们就向摩西下拜……于是摩西领他们进了帐棚。”摩西向他岳父下拜应是人之常情,撒玛利亚抄本明显的是在高抬摩西的地位。

  2. 在出二十17之后,撒玛利亚抄本加上了要在基利心山建立圣所的吩咐(参看约四20)。

  3. 在申廿七4,“你们过了约但河,就要在以巴路山上照我今日所吩咐的,将这些石头立起来。”这里的“以巴路山”,在撒玛利亚抄本却是“基利心山”。

  4. 最使人觉得奇怪而至今仍无法有确切能使人满意的答案的,乃是创世记第五章中所记那些古人的年岁,不但撒玛利亚抄本和现今的希伯来文定本不同,七十士译本又有一套与前二者完全不同的年岁。

{\Section:TopicID=240}丙 着重寻根和 神的威荣与永恒的应许

  以色列人在主前六世纪初被掳至巴比伦之后,因着他们有独特的宗教信仰,得于在亡国中保持民族的命脉与团结。在这流亡中仍能集结的小团体(参看结八1,十四1,二十1,卅三32等),自然而然的会使他们要去追寻自己的根源,对谱系的着重便成了必然的发展。另一方面,那些素来较有机会饱受教育并有训诲职责的祭司,为安慰和团结在流亡中的同胞,自然的就会将 神的威严、权能和荣耀,以及他给其子民永约的盼望与要求,藉着各种方式,特别指出是 神预先安排的方式宣扬出来,像以西结书和以赛亚书第四十章以下所表显的。因为在流亡中会令人生活堕落而须给予指导,又因为讲述 神的威权与恩慈的永约使被掳之人在痛定思痛中明白到他们之所以会有今日,乃因未遵行 神的律例和谨守立约的誓言,故此强调和高举律法亦是件很可了解的事。既然强调律法(包括道德律,民事法和礼仪律),便必然的注意遵守安息日和节期,以及标榜献祭和祭司的地位等。

  这些在被掳时代的着重点,很自然的会在回国时代予以继续并见之于行动。从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便可明显的看出这种倾向。

{\Section:TopicID=241}丁 一反故事的体裁而用忠告的训勉

  以色列人在被掳于巴比伦之前,不论是在北国或是在南国工作的先知,都一再指责他们敬拜虚荒的偶像(参赛二20;何十一2;弥一7;哈二18;番一4等),在各高岗和各青翠树下行淫乱(耶三610等)。到处都有敬拜的神坛(耶十一13)。因此,劝勉以色列人“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 神”,因“耶和华我们 神是独一的主”(申六4)等话,便应时而兴。敬拜独一的主,也应当到独一的敬拜中心──耶路撒冷的圣殿──去。这独一的主,也是忌邪的 神。因此 神要求属他的子民不可敬拜他神,因为 神在慈爱中以恩典拣选了以色列人,与他们的列祖立约。故此, 神要其子民忠贞守约的爱这独一的真 神,谨守遵行他的道。

  这种以摩西临终的劝勉(申一5,四1起;参看申卅一114等)和在何烈山的约(申命记所使用以论及西乃山立约的事)之外,于摩押和以色列人立约的话(申廿九1)所写成的书(申卅一2426),不但与五经其它卷籍的故事叙述体裁迥异,大概也是主前六二一年约西亚王用为改革的“律法书”(见王下廿二1~廿三24)。

{\Section:TopicID=242}戊 重复的记述和不同的名词与观念

  以色列族在所罗门王死(约主前九三二年)分为南北两国。南国有犹大和便雅悯两个支派,由大卫王的后裔一脉继承,称为犹大国。北国由其余的十支派组成以色列国,历九朝十九个王。这些王均被认为是偏离上主而敬拜他神者。

  北国有许多口述和著作的先知都一再谴责君王、首领和百姓的罪恶。他们系统地从亚伯拉罕起讲说历史,阐述过去和当世代的许多祸患,正是 神对人的罪恶的刑罚。这些先知和他们的前人所宣讲的 神,是高高住在天上而与世界和人远离的 神。 神是使人畏惧的灵,他不直接与人接触,乃是藉着天使或在梦中向人显现而作启示。这些在北国工作的 神的仆人,引导百姓回想 神在西乃山与他们所立的约,他们也喜欢用 Elohim ( 神,简称“E”)来称呼他们所事奉的神。

  但在南国宣讲 神信息的人,却喜用 Yahweh (音译为拉丁文时则以“J”为首字母)来称呼他们所敬拜的神。因为王朝一脉相承,这些属主的仆人虽也谴责君王和首领的罪,但他们都肯定国家权力和君王的统治,特别宠爱大卫,且以上主和大卫立约(撒下七8161829),并以耶路撒冷为宗教与政治的中心。他们也肯定农业社会的文明,认巴勒斯坦为流奶与蜜之地。他们承认上主创造人类和万有,上主常拟人来与人交通。因此,上主不但是以色列人的主,也是万民崇拜的真神。但在人犯罪和洪水灭世后,世人陷罪益深,故须拣选以色列人来使万民蒙福并得以保全。

  北国于主前七二一年前被亚述所亡后,他们把对先祖事迹和西乃之约所笔录的带到南方,与南国笔录的书卷汇合,便形成经中好些重复的记述,以及在平行的记述中发生不同的名词和相异的观念。

{\Section:TopicID=243}己 对定居生活和社会文明抱否定

  另外一个使人感到希奇的现象,就是五经中有一部分历史的数据和南国人笔录的类同,也以上主称呼他们所崇拜的神,但却不喜欢稳定居住的文明。这一传统不像南国人认迦南为流奶与蜜之地,是选民欢乐前往的应许地;也不像北国的传统,认选民因自己的罪正在等候受刑罚。这一传统叙述以色列人之所以要离开 神的山,乃因他们生活的腐败。对他们来说,一个有信心而属上主的人,必定是个过着游牧生活的人──耶利米时代,仍然有这样的人,利甲族(见耶卅五章)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这些大概是世居犹大南方沙漠地带的人,他们的传统有很多和南国相似,但却否定农业文化和定居的生活。

 

三 底本的来源和五经的形式

  由前述的推敲,使我们清楚的看到三方面:

  (一)旧约圣经在未成定本之前,经文是会因时因地而稍有变异的。

  (二)这变异是因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观念、词汇与阐释。试以诗篇为例便可窥知梗概。譬如诗篇十四,五十三篇,两者的基本观念是完全相同的,而前者对神称呼的主要词汇是“雅威”(耶和华),后者则为“伊罗兴”( 神)。原因是第十四篇属诗篇卷一,这卷诗篇是从南方搜集来的;而诗五十三篇却属诗篇卷二,这卷诗篇却是在北国收罗的。

  (三)五经虽有不同的底本,其历史基调却是一致的。

  五经既然有不同的底本,何以历史的基调又会一致?这就引导我们要追溯底本的来源了。

{\Section:TopicID=245}甲 底本的来源

  自从法国医生亚实突(Jean Astruc, 16871766),因为研读利未记而首先发现在五经内,有雅威和伊罗兴两个不同的神名,是来自两卷不同的文卷后,德国的神学家戴伟特(Wilhelm Martin Lebrecht de Wette, 17801849)是头一个攻击传统对旧约各卷书的作者的观念的。戴伟特也被誉为旧约底本说的开山祖师。从十九世纪到现在,学者对底本说虽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以下的叙述,却是目前对底本说及其来源的一般观念的综合。

(一)基础的口传数据

  以色列人的先祖原是游牧民族﹐从两河流域徙入迦南寄居,因避饥荒而下到埃及,直至从埃及出来后才进入半游牧的生活,要到王国时代始进至定居的生活。处于游牧生活的人,为打发无聊的时间,为教导后代,为缅怀先祖,为敬祀神明,当然会传诵先人的事迹。这些原先由口头传讲,其后有些甚至成为史诗般传诵的,都可称为传统,多数以人的故事为中心,如亚伯拉罕的传统,以撒的传统,雅各的传统,约瑟的传统,犹大的传统,摩西的传统,约书亚的传统,迦勒的传统等。其后也有以地方或事件为故事的传统,如伯特利的传统,吉甲的传统,出埃及的传统,过红海的传统,旷野的传统,西乃的传统等。这些原本各个独立的传统,经历长期游牧生活和半游牧生活的传诵,当然就渐渐编织成为有系统的故事。这当然不是虚构的故事,乃是有其真实历史背景的传统故事。这些传统的故事,学者就用“G”来做代号。“G”所指的是 Groundwork,意即“基础”、“底子”或“主要成分”。“G”有“G1”和“G2”之分。前者是游牧生活的“底子”,后者为杂入了半游牧生活的“主要成分”。

(二)耶典和神典

  以色列人在其进入定居生活以后,特别是在成立王国以后,因有人力财力的支持,加上政治上的需要,为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作“教导”,所以就有了将传统故事书写起来的作品。头一个依据“G2”书写起来的作品,以“J”为代号,称为耶典。“J”代表“耶和华”。耶典是约在主前八五○年至八○○年间,于南国完成的。在这南北分裂的时代,北国的先知们,为保存祖先的绩业,和对百姓作教导,也按“G2”的传统故事,加上好些数据而笔录了以色列的传统。北国出产的作品,以“E”为代号,因其在神名的使用上,是以“伊罗兴”为主,所以也简称为神典。神典较耶典为稍后,约于主前八○○年至七五○年间出现。

3. 申典

  北国以色列于主前七二一年为亚述国覆亡,期间有许多知识分子携神典南下犹大。大约在主前七○○年或稍后的时间,神典的数据在犹大被收入耶典中,而成JE合编(有“耶和华 神”章句者)。从北国来的知识分子本对律法极为重视,他们早就有改革的热忱,又鉴于南国在玛拿西王的暴虐统治下对祖先传统的异化,所以揉合摩西在旷野的历史,将敬祀上主和与神立约之百姓应有的生活律例,书写出来而置于圣殿中,在主前六二一年为修理圣殿的大祭司希勒家所得(王下廿二8),也是约西亚王所依据为改革的“约书”(王下廿三2)。这约书是现今申命记的基本部分,学者以“D”为代号,称为申典。

4. 祭典

  南国犹大于主前五九七年为巴比伦所掳,身为祭司后又被召为先知的以西结亦在其中。主前五八七年耶路撒冷陷落,圣殿和大户人家的房屋被焚,城墙遭拆毁,百姓被掳去,连圣殿的器皿都给带到了巴比伦(参看耶五十二章)。在痛定思痛中,受了申典律例和以西结先知的影响,便有祭司底本(Priestly Document)的出现。这祭司底本又称为祭司法典(Priestly Code),学者以“P”为代号,简称为祭典。祭典约于主前五五○年至五○○年间写成,是唯一在以色列地以外的巴比伦完成的底本。

5. 游典

  除了上述的耶典、神典、申典、和祭典以外,学者又发现在早期的底本(J E)所编成的经卷(创、出、民)中,有些数据既不属耶典,也不属神典,又不像在耶典和神典之外的补充数据,因为它是有系统的叙述史事,且有独特的神学见解,特别是反对文明的生活而认游牧生活才是上主喜悦的生活方式,所以学者以“N”为代号以表达这底本的特性。“N”指 Nomadic Source Stratum,就是游牧阶层的数据,所以将之简称为游典。游典支持耶典对大卫攻克迦南的功业,因为当时的迦南是文明生活的代表。游典使用的神名,又和耶典一样为雅威,所以早期的学者便以“J1”为此底本的代号,而以原有的耶典为“J2”。之所以定游典为“J1”,是因为游典所描述的神学与生活均较耶典为简朴,因此必属较为古老的文件。但近期的学者却发现:游典之所以写成,乃是对耶典误导文明生活的反应,故必为较后于耶典而和神典同时或稍早的作品;游典所叙述的神学与生活较耶典为古朴,乃因它所依据的是尚未进入半游牧时代前的基础数据“G1”所致。所以游典应是约在主前八○○年左右的作品。

  此外,又有些学者用“L”或“K”来作游典的代号。“L”是平信徒资料(Lay Source)的简称。然而,游典的神学思想丰盈,并不下于耶典或神典的神学观念,故不可能只属平信徒的数据。“K”代表基尼人(Kenite),就是指这一类的数据,是来自基尼人或基尼人当中的利甲族的(参看士一16;代上二55;耶卅五章),因为利甲族人直到耶利米先知(626586 B.C.)时代,仍然过着游牧的生活。所以,游典必然是来自犹大的南部荒漠之区

{\Section:TopicID=246}乙 编修与五经的形成

  在本章开头讨论五经的一贯性时,我们已说过五经是一部由历史与律法交织成的著作。若仔细研究各底本的特性(见“各底本的特性”{\LinkToBook:TopicID=271,Name=肆 各底本的特性})和各底本在五经中的分布(见“底本分布概要”{\LinkToBook:TopicID=247,Name= 底本分佈概要}),便可看出:耶典和游典的主要关切点,是在上主的引领下的历史事件的传统;神典和祭典则在史迹之外加上了各种法典;申典虽采用叙事的体裁,主要关切处却在于律例和典章。

1. 历史传统的汇编

  综合前面甲段有关底本的来源,我们得出如下的结论:五经虽然有许多不同的底本,而其历史基调之所以会仍然一致,是因为它们有口传的历史事件的基础资料(G)。“G1”是以色列人的祖先仍处游牧时代的传统,这时代也就是以色列中的族长时代;“G2”是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后的半游牧时代,大概就是以色列史上的士师时代。犹大南部荒漠地区的人,甚至在士师时代或其后的世代,仍然过着游牧生活,所以游典保存着古朴之风,因为它是依据“G1”的主要成分写成的。进入王国时代,特别是在王国分裂之后,南北两国各为其政治和宗教上的需要,均依据“G2”的基础和参酌本身实际的环境而写成了耶典和神典。耶典是在主前约八五○至八○○年间在南国写就,神典则是于主前约八○○年至七五○年间在北国完成。因为反对耶典对王室和对文明生活的支持,在耶典出现后不久,约主前八○○年前后,游典亦已在犹大南部出笼。故此,主前约七○○年代完成的JE合编,实际可能是JNE合编才对。此外,在北国以色列亡于亚述(721 B.C.)前就已热衷于宗教改革的知识分子,随着北国的灭亡而将他们的抱负带到了南方。鉴于南国犹大王玛拿西的行恶(见王下廿一章)而无法展开拳脚,所以在主前约七○○至六五○年间,将他们理想的律例典章改编成书而存放在圣殿中。主前六二一年约西亚王修理圣殿时得着这约书,并依之而作大事改革的申典由是出现。这申典约于主前六二五至五六○年间,曾由申命记派的编者(以 Dtr 为代号)作多次的修订而成了现今的申命记(申一3,四4143,卅四1712 的加笔)。同样,南国被巴比伦所掳后,因受申典和以西结的影响,祭典(P)便在主前约五五○至五○○年间于巴比伦写成。

2. 律例典章的汇编

  以上只涉及五经历史的传统,五经律法的部分却可概述如次:以色列的一切律例典章,正如其历史传统一样,均有一段口传的时期,并且会因时代和环境的影响而有差异。因为以色列族整体是敬拜 神的,故此他们不像今日的人将教会与国家二分,或教会与社会二分; 神的国乃包含了教会与社会。为这原因,一切的律例典章都是神圣的,没有俗世的律法和敬拜的律法之分别。但是,五经中的律法却可大别为三类:立约律(The Covenant Code),圣洁律(The Holiness Code)和祭司法典(Priestly Law),以及申命记法典(The Deuteronomic Law)。

  立约律基本上包含三部分:(一)立约的话(出卅四1026)。这是较为古老且以历史传统的叙事法写出来的,是出于南国的耶典(J)。(二)约书(出二十22~廿三19)。这段经文除了小部分说明来源的转移语句为后人加笔(二十2223)和依据耶典之立约的话而来的补充(廿三1019)外,基本上是出于北国的神典(E)。(三)十条诫(出二十117)。这段经文除了小部分字词曾受申命记学派的编修(参看申五621)外,基本语句也是来自北国的神典(E)。

  圣洁律(利十七1~廿六46)和祭司法典(出廿五1~三十38;民廿八1~三十16及民卅五134),全部都是出于被掳至巴比伦时代写成的祭典(P)。

  申命记法典(申十二1~廿六15,其中有小部分为编修的加笔)的来源虽然是出自申典,而原始的申典却不完全是现今的申命记。现今的申命记是经过了几个阶段的编修的。申命记法典有五个基本的特性:

  (一)要求中央崇拜(见申十二132,十四2229,十五1923,十六117,十七813;廿六115等)。

  (二)关涉民事决疑(如申廿一1~廿五19等)。

  (三)说明上主所憎恶的(如申十六21~十七1,十八914,廿二5,廿三18,廿五1316等)。

  (四)倡导人道精神(如申廿二14,廿三15161920,廿四6~廿五4等)。

  (五)依仗立约律而扩充的(如申十五1111218,十六1820,十九1131621)。

从以上特性可以看出,申命记法典受神典(E)的影响至深,且为既有律例的改良与扩展。因此,这法典必孕育于北国灭亡之前,大概在耶罗波安二世(784744 B.C.)繁盛时代的末期。北国沦丧之后被带到耶路撒冷,并就南国的景况而开始修订,至玛拿西王时代再次修订而加上了法典的绪言(申四44~九6,十12~十一32)和结语(申廿七110,廿八168);更进一步的编修,大概在约西亚王时代,以致这法典成为王与众百姓立约(见王下廿三13)的“国家宪章”。

  至于申命记全卷书,大概在被掳时代将申一1~四43,九7~十11加入,藉以和五经的“时代”相关联,并在末后加上申廿九1~三十20,说明这约是在何烈山上所立的约之外,上主在摩押地与百姓立约的话。至于,申卅一至卅四章,更是较后的补充数据或取材于其它底本;而申十七1819,廿八585961,廿九2021等处,已把这书提升至“正典经书”的地位,谅必是在编辑五经时的加笔。

3. 五经全集的汇编

  五经中申命记编修的过程既如上述,而其被集于五经中又既有 的加笔(申一3,四4143,卅四11012等),则五经全书之集成,必在祭典完成之后(参看“底本分布概要”{\LinkToBook:TopicID=247,Name= 底本分佈概要}),大概是在主前五○○年至四五○年间,于巴比伦完成的。将 JNEDP 各底本编辑在一起,要使历史传统和律例典章都能保存且无遗漏,就无法不出现──有关“反对摩西为作者”所提的许多理由了(见“反对摩西为作者的理由”{\LinkToBook:TopicID=186,Name=二 反對摩西為作者的理由})。

  编辑五经为现有形式的人,大概是属于祭典派的人,就是利未祭司且必是敏捷的文士,像以斯拉那样的人(参看拉七110)。五经虽不一定是以斯拉本人所编,却是由他从巴比伦带到耶路撒冷,并依此教导百姓和施行改革(参看拉七至十章及尼八至十三章)。以斯拉带到耶路撒冷的“律法书”,当然不止“五”经。至于究竟是“五”经、“六”经、“七”经、“八”经或“九”经,则须留待第八章再行讨论了。

  为更清楚各底本的来源、年代和五经形成的过程,特绘制一示意图如后:

 

 

叁 底本分布概要

  五经既由不同底本汇集编成,现今要分析哪部分属那底本,哪部分为编辑人加笔,则颇为不易,何况在有些细节上,学者至今仍有争论。但为方便华人信徒对五经各底本分布状况有概要认识起见,特将学者大体上同意的底本经文胪列于后。经文后括号内的附字,是表明该段或该句经文杂有附字所言的底本。经文下方并简略说明该段或该句经文的要义,藉为下节分析各底本之特性的张本。

{\Section:TopicID=248}一 耶典

{\Section:TopicID=249}甲 创世记

4下~三24(游)                   创造、乐园、人的堕落与受咒诅

116                             该隐与亚伯

2526                            塞特

58,七1~八22(祭)             洪水

1820                            闪、含、雅弗

819212430                 列国名录

十一2830                          亚伯拉罕的后代

十五1下~27121718           上主应许赐地和后裔

十六1下~2414                   夏甲逃走、上主的使者告知将生以实玛利

十八115(游)                     应许以撒诞生

十八17~十九18(游)                所多玛与蛾摩拉

廿一142上、7                      以撒诞生

廿二2024                          拿鹤的后裔和利百加的出现

廿四167(神)                     利百加嫁以撒

廿五18                              以实玛利人的住处

廿五2728(神)                    雅各和以扫

廿六13上、6112425           以撒蒙赐福与利百加在基拉耳的危难

廿七145(神)                     雅各欺骗以扫

廿八131619                      雅各在伯特利的梦

廿九114(游、神)                 雅各到拉班的家

廿九31~三十24(游、祭)            雅各的儿女

三十2543(游、神)                雅各的工价和财富

卅一1743(游、神、祭)            雅各背逃

卅一4455(游、神)                雅各与拉班立约

卅二121(神)                     雅各见以扫之前的准备

卅二2223上;卅三116(神)       雅各和以扫相见

卅三17                              雅各住疏割

卅六2下、939(游、神)            以扫与西珥山及以东人的来历

卅七336,卅九1~四十六5,四十     约瑟的故事

28~四十七5上,四十七6下,四十七12~四十八2,四十八822,五十1111426(神)

四十九1下~28                     雅各给众子祝福

{\Section:TopicID=250}乙 出埃及记

6810下、12                  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虐待

22,二110(神)                 摩西出生和被法老女儿收养

1115                          摩西打死一埃及人与逃往米甸

15下~22                          摩西在米甸结婚生子

23上,三120(神),四18       摩西受召

2931

1~六1(神)                      摩西和亚伦见法老

14~十29(神、祭)                灾祸临到埃及

十一48,十二293032            杀长子之灾和释放以色列人

十三17~十四31(游、神)            埃及军兵追赶以色列人和上主的拯救

十六136(游、祭)                 鹌鹑与吗哪

十七17(游、神)                  玛撒的试探和米利巴的争闹及摩西击盘得水

十八127(神)                     摩西岳父来见与指示分层负责

十九225(游、神)                 西乃与上主的降临

二十1821(游、神)                百姓惊惧

廿三2033(神),卅三13        上主将遣使者伴同百姓往迦南

卅四128                           十条诫

{\Section:TopicID=251}丙 民数记

2936(游)                      启程

十一435(游、神)                 百姓食鹌鹑遭重灾

十三17~十四45(游、神、祭)        窥探迦南地和旷野飘流的刑罚

十六150(祭)                     大坍和亚比兰的叛逆

二十1420(神)                    以东王不允以色列人过境

廿一1920(神)                    往摩押所经的路程

廿一2135(游、神)                击败亚摩利王

廿二2~廿四25(神)                 巴兰

廿五15(游)                      百姓与摩押女子行淫乱

卅二138(神)                     迦得与流便支派在约但河东的地业

{\Section:TopicID=252}丁 申命记

卅一141623(神)                宣告摩西的死与勖勉接任的约书亚

卅四1(神、祭)~6                  摩西的死

 

二 游典

{\Section:TopicID=254}甲 创世记

89(耶),三1819上、2122    伊甸园,生命树,作皮衣和被赶出伊甸园

下、24

1724                            基尼人(注:原文出自“该隐”)与其文明

14                              巨人的来源

2127                            挪亚与其葡萄园产品的后果

十一19                            巴别塔与人的分散

十二124                       亚伯拉罕蒙赐福并与罗得离开本土

十二69                            示剑和伯特利的坛

十二1020                          撒拉在埃及的险难

十三15711上、12下~13         亚伯拉罕与罗得分离

十三1418                          土地和后裔的应许

十八115(耶)                     应许以撒将诞生

十八1622                        访客向所多玛去

十九128(耶)                     所多玛与蛾摩拉

十九3038                          摩押人与亚扪人的由来

廿五16                            亚伯拉罕从基土拉所生的后裔

廿五11                            以撒的居住地

廿五2126                          以扫和雅各的诞生

廿五2934                          以扫卖长子名分

廿六12232633                  以撒的财富及与亚比米勒立约

廿九114(耶、神)                 雅各到拉班的家

廿九1528上、30                    雅各与利亚并拉结成婚

三十2543(耶、神)                雅各与拉班定工价

卅一13                            上主吩咐雅各回本家

卅一1743(耶、神、祭)            雅各背逃

卅一4455(耶、神)                雅各与拉班立约

卅二23下~32                        雅各在毗努伊勒与神摔跤

卅三1820(神、祭)                雅各往示剑

卅四131(神),卅五5              底拿被玷污与示剑男子被杀

卅五2122                        流便的败行

卅六2下、939(耶、神)            以扫的后裔与西珥山及以东人的由来

卅八130                           犹大与他玛

{\Section:TopicID=255}乙 出埃及记

714上(祭)、910上、11        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虐待

1521                            埃及王吩咐收生婆杀以色列男婴

15下~22(耶)                    摩西在米甸成亲

2122,四191920上、24    摩西受召

2630下、31

十一23,十二212327          击杀埃及长子前的准备

十二3337上、3839              以色列人离开埃及

十三17~十四31(耶、神)            埃及追兵与以色列人蒙上主拯救

十五2021                          米利暗歌颂上主

十五2227                          到了玛拉与以琳

十六136(耶、祭)                 鹌鹑与吗哪

十七1                             在利非订安营

十七816                           战败亚玛力人

十九225(耶、神)                 西乃与上主的降临

二十1821(耶、神)                百姓惊惧

廿四12911                     与上主立约吃饭

廿四13上、1415                  摩西与约书亚上山

卅二17182529                  百姓放肆与受惩罚

卅三3下~4                          命令离开 神的山

{\Section:TopicID=256}丙 民数记

2936(耶)                      起程

十一13                            在他备拉的叛逆

十一435(耶、神)                 百姓捕食鹌鹑遭灾殃

十二116(神)                     亚伦和米利暗毁谤摩西

十三17~十四45(耶、神、祭)        窥探迦南和飘流旷野的刑罚

二十1上、213(祭)                摩西在米利巴击盘得水

二十21                              以东不容以色列人过境

廿一13                            战败迦南人

廿一2135(耶、神)                战败亚摩利王

廿五15(耶)                      敬拜巴力毗珥及其刑罚

卅二3942                          玛拿西众子在约但河东攻占之地

 

三 神典

{\Section:TopicID=258}甲 创世记

十五121(耶)                      神应许亚伯拉罕的地土和后裔

二十118                           撒拉在基拉耳的危难

廿一1下、6                          以撒诞生

廿一821                           赶出夏甲和以实玛利

廿一2234                          亚伯拉罕和亚比米勒立约

廿二119                            神要亚伯拉罕献以撒为燔祭

廿四167(耶)                     利百加嫁以撒

廿五11上,廿六3下~5                 神赐福以撒

廿五27,廿七145(耶)             雅各欺骗以扫

廿八101217182022          雅各在伯特利的梦

廿九114(耶、游)                 雅各到拉班家

廿九31~三十24(耶、祭)            雅各的儿女

三十2543(耶、游)                雅各与拉班定工价

卅一116(游)                     雅各的财富与思归

卅一1743(耶、游、祭)            雅各背逃

卅一4455(耶、游)                雅各与拉班立约

卅二121(耶)                     雅各与以扫见面之前的准备

卅二23上,卅三116(耶)           雅各与以扫相见

卅三1820(游、祭)                雅各在示剑

卅四131(游)                     杀示剑男丁

卅五1467(祭)                伯特利的坛

卅五814                           底波拉死了

卅五1620                          便雅悯出生与拉结之死

卅六2下、939(耶、游)            以扫的后裔与西珥,以东人的由来

廿七336,卅九1~四十六5,四十六   约瑟的故事

28~四十七5上、6下,四十六12~四十八2,四十八822,五十1111426(耶)

{\Section:TopicID=259}乙 出埃及记

12                              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虐待

22,二110(耶)                 摩西的出生和被法老的女儿收养

15(耶、游)                      摩西逃往米甸

115(耶),四1031(耶、游)   摩西受召

1~六1(耶)                      摩西和亚伦见法老

1425(耶、祭),九1335(耶    灾祸临到埃及

),十1227(耶)

十一1,十二3139                 杀埃及人的长子和以色列人得释放

十三17~十四31(耶、游)            埃及军兵追赶和以色列人蒙 神拯救

十七17(耶、游)                  摩西在何烈击盘得水

十八127(耶)                     引领分层负责的管理系统

十九220(耶、游)                 到 神的山和摩西与 神说话

二十117(申)                     十条诫

二十1821(耶、游)                百姓惊惧

二十22~廿三19                      约书

廿三2033(耶)                    遣开百姓

廿四38                            百姓的义务

廿四1218(游、祭),卅一18      摩西接受两块法版

卅二135(游)                     铸拜金牛犊

卅三511                           摩西与 神交通的会幕(摩西获启示的所在)

{\Section:TopicID=260}丙 民数记

十一435(耶、游)                 吗哪和七十长老受灵感说话

十二116(游)                     亚伦和米利暗毁谤摩西

十三17~十四25(耶、游、祭)        窥探迦南地和受罚飘流旷野

二十1                             米利暗之死

二十1421(耶、游)                以东拒绝以色列人过境

廿一49                            铜蛇

廿一101920(耶)                到毗斯迦的行程

廿一2135(耶、游)                战败西宏

廿二2~廿四25(耶)                 巴兰

卅二138(耶)                     流便与迦得两支派在约但河东的住地

{\Section:TopicID=261}丁 申命记

卅一141723(耶)                约书亚受命的准备

卅三129                           摩西祝福以色列人

卅四1(耶、祭)                     摩西之死

 

四 申典

{\Section:TopicID=263}甲 出埃及记

二十117(神)                     十条诫

{\Section:TopicID=264}乙 申命记

  在整卷申命记中,除了一3,四4143,卅四712属祭典,卅一141723属耶典与神典合编,卅三129属神典,卅四1属耶典、神典和祭典的汇编,卅四26属耶典外,其余各章节均属申典(D)和申命记学派编修人(Dtr)的作品。至于何者为原有申典,何者属编修人的加笔,则请参看“乙 编修与五经的形成──2·律例与典章的汇编”{\LinkToBook:TopicID=246,Name=乙 編修與五經的形成}

 

五 祭典

{\Section:TopicID=266}甲 创世记

1~二4                          创造

132                             亚当和其子塞特的后代

9~八22(耶)                     洪水

1172829                      神与挪亚立约

1722233132              列国名录

十一10273132                  闪的后代,他拉的后代与亚伯拉罕

十二4下~5                          亚伯拉罕带同罗得到迦南

十三611下~12                   亚伯拉罕与罗得分离

十六1上、31516                  以实玛利出生

十七127                            神与亚伯拉罕立约及应许其妻生以撒

十九29                               神毁灭平原诸城

廿一2下~5                          以撒出生与受割礼

廿三120                           撒拉的死与葬

廿五710                           亚伯拉罕的死与葬

廿五1217                          以实玛利的后裔

廿五1920                          以撒的后代

廿六3435,廿七46~廿八9           雅各被遣往巴旦亚兰

廿九28下~29                        雅各娶拉结

三十4上、9                        雅各得辟拉和悉帕为妾

卅一18下,卅三18                  雅各从巴旦亚兰回归到示剑

卅五6上、91315                  雅各蒙 神赐福并改名以色列

卅五22下~26                        雅各的众子

卅五2729                          雅各到希伯仑和以撒的死与葬

卅六12上、48                    以扫迁移到西珥

卅六4043                          从以扫所出的族长

卅七12                            雅各与约瑟

四十六627                         雅各往埃及与下埃及的儿孙

四十七5下~6上、711,四十八37   雅各并他在埃及的众子

,四十九1上、28下~33,五十1213

{\Section:TopicID=267}乙 出埃及记

71314(游)                   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虐待

23下~25,六2~七7                摩西受召

813                             摩西和亚伦见法老

14~九12(耶、神),十一910     灾难临到埃及

十二120284051,十三12     以色列人守逾越节之礼与离开埃及

十六136(耶、游)                 鹌鹑与吗哪

十九1                               以色列人到达西乃的旷野

廿四15下~18上,卅一18            上主在西乃山从云中召见摩西

廿五1~卅一17                       造会幕各物法则与膏立祭司的条例

卅四2935                          摩西下西乃山

卅五1~四十38                       完成了廿五至卅一章吩咐的法则

{\Section:TopicID=268}丙 利未记

1~七38                           献祭之例和祭司献祭的职任

1~十20                           亚伦与其子受膏为祭司及所献之祭

十一1~十五33                       洁净条例

十六134                           赎罪日之例

十七1~廿六46                       圣洁律

廿七134                           许愿之例

{\Section:TopicID=269}丁 民数记

1~十10                           有关利未人与安营的条例

1128                            从西乃旷野启程和起行次序

十三1~十四45(耶、游、神)         窥探迦南地和在旷野飘流的惩罚

十五141                           杂例

十六150(耶),十七113          可拉党受刑与亚伦杖开花

十八132                           祭司和利未人的职任与权利

十九122                           洁净不洁之民的条例

二十1上、213(游)                米利巴击盘得水及摩西、亚伦受罚不得进入应许之地

二十2229                          亚伦之死与继其职任者

廿二1                               以色列人起行到约但河东

廿六165                           核记民数

廿七123                           承受产业条例和按立约书亚继摩西之职

廿八1~三十16                       当献之祭和许愿的条例

卅一154                           攻击米甸人和分掳物

卅三149                           记出埃及后安营之地

卅三50~卅四29                      吩咐进占迦南后当做的事

卅五134                           当分城给利未人和设立逃城

卅六113                           承受产业的补充条例

{\Section:TopicID=270}戊 申命记

3                                 记摩西晓谕百姓的日期

4143                            在约但河东设立三逃城

卅四1(耶、神)                     摩西登尼波山

卅四712                           摩西死时的年岁和以色列哀哭的日数等

 

肆 各底本的特性

  以上并非列备了五经全部的经文,因有些部分是属于五经编辑者或编修人的加笔。但有小部分本属五经编辑者的插句却被列入祭典之中,原因是祭典的作者和五经编辑者的神学观点几乎是完全一致的缘故。仔细研究上节所述各底本在五经分布的经文,便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各底本的特性。事实上,前面所列的底本经文分布,是近两世纪来学者研究各底本特性后所得出的一份概览。为方便读者进一步对各底本的特性有个概括的认识起见,我们就综合各学者的意见和前节底本经文分布的状况,作个简略的介绍。

{\Section:TopicID=272}一 耶典

  耶典(J)是根据“G1”底子,约于主前八五○年至八○○年间在南国犹大写成的。南国自大卫开国后,就只有一个朝代且君王是世袭的。大卫作以色列众支派的王后,便开始设有“史官”和“书记”(撒下八1517)。负有这些职位的人,当然就有责任搜集史料并编辑成册籍。历史的写作正如新闻报导一样,是没有绝对客观的。吃王家饭的人当然要为王家服务。因此,耶典除了主要以“雅威”(耶和华)为神的名字外,在地上极力尊重王权,并认君王为上主的儿子,为上主在地上的代表。也为这原因。耶典非常重视上主与大卫所立的约(撒下七8161829),也着重首都耶路撒冷的圣殿,并规定一年三个节期要到圣城守节。这三个节期都与农耕相关联,所以耶典是肯定农业文明的(出卅四2226)。故此,称应许之地为“流奶与蜜之地”的传统虽可能来自远古,但写出来却是从耶典作开端的(出三8)。也为这原因,耶典所记的百姓,是很乐意的离开西乃旷野要到这开化之邦,更何况耶典说明上主已应许差遣使者在他们前面,撵出当地的居民!(出卅三13上)。

  从整部耶典来看,它对列国是并无仇视或鄙弃的态度──是在民族主义中含有普世主义的。从创世起,世人都与上主有关联;但在洪水后,因人从小时就心里怀着恶念,上主却决定不再咒诅地和灭绝活物(创八21),所以拣选以色列人,并藉以色列人的蒙福而要赐福予万族(创十八18)。

  耶典的创造观虽然着重在人,但人却想“如 神”(创三5),因此拒绝顺服 神,否定他的主权,自绝于和上主的交通,因为“人在世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创六5)。然而,上主却是恩慈的,在洪水后,容让世界继续的存留(创八2122)。因为上主是一切生命的主宰,他不但创造了人,也喜欢与人有交通,所以耶典所描绘的神,是很亲近人的,并常常像人般的到世上来与人谈话(拟人化)。

 

二 游典

  游典(N)虽然也主要的使用“雅威”以称呼其所信奉的神,却不像耶典般的尊重王权。也不嘉许城市生活,甚至敌视农业文明,以及一切的文明。对他们来说,游牧生活才是上主所喜悦的生活方式。因为上主起初创造的人,就是在伊甸园里面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干种植的该隐犯罪后,他被赶逐且又建城邑(创四17),而其子孙却回复住帐棚和牧养牲畜(创四20),弹琴吹箫(创四21)和作游行各处的铜匠铁匠(创四22)。然而,挪亚却发明栽种葡萄,以致遭祸(创九21起)。洪水之由来,是因为人越过了上主所定的界限── 神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们交合。所以不但人的寿命被缩短,甚且遭来洪水的大祸(创六14)。洪水后,人又造城建塔,以致上主要再次干预,变乱他们的口音,把人分散全地(创十一19)。

  对游典来说,以色列人在埃及“和泥、造砖”,已经“觉得命苦”,何况还要“作田间各样的工”?(出一14上)为报复埃及的文明和其欺压,所以出埃及时,以色列人要向埃及人要金器银器和衣裳,好把埃及人的财物夺去(出三2122,十一2)!

  耶典的上古史,会有点炫耀其祖先是从文明的两河流域过来的。游典却直言上主吩咐亚伯拉罕离开本土本族和父家(创十二1),因为上主要他离开那些文明的生活方式而寄居迦南。游典所信奉的神,虽然和耶典所持的一样,是有恩典有怜悯,并且拟人地亲近人的,但游典却强调上主是旷野的神。因此,以色列人之所以离开西乃,并不像耶典所述的是渴望到流奶与蜜的应许之地去,乃是百姓放肆与受惩罚后,被命令离开 神的山,而上主自己却仍留在旷野(出卅二17182529;出三十3下~4)。同样,游典赞许大卫征服迦南,因迦南是当时文明的代表之一。但是,游典却不喜欢大卫朝的建殿、建宫,以及要人一年三次到耶路撒冷的圣殿去“朝圣”。这就是何以在犹大南方沙漠地带仍过游牧生活的上主的“忠信者”,要在主前约八百年前后,将他们自游牧时代传统下来的“G1”底子,根据他们对耶典的反对意见而书写下这游典来的原因。

 

三 神典

  神典(E)也和耶典一样是根据“G2”底子,但却迟至主前约八○○年至七五○年间,才在北国以色列写成。和耶典相反的,是神典主要使用迦南人所习用的神名伊罗兴(Elohim)。直至出埃及记三1415,当“雅威”这神名向摩西启示之后,神典才开始两个名字兼用。

  虽然和耶典一样是根据“G2”底子而来,神典却没有太古史,乃从以色列人的列祖亚伯拉罕为开端,并特别细述以撒、雅各与其十二儿子(尤其是约瑟)以及摩西等人的传统。此外,十条诫(出二十117),约书(出二十22~廿三19),铸拜金牛犊(出卅二135),摩西与 神交通的会幕(出卅三511),旷野的铜蛇(民廿一49)和摩西给以色列人的祝福(申卅三129)等,均为神典特有的贡献。还有,神典也引用一些既有的著作或口传的诗歌,如“耶和华的战记”(民廿一14),“井歌”(民廿一17),西宏辱歌(民廿一2730)等。

  因为北国的君王均不行 神的道,所以神典并不像耶典一样尊重君王。北国素来对先知极为敬重,因为撒母耳,以利亚,以利沙均在北方工作,所以神典高抬先知的地位。因此亚伯拉罕被称为先知(创二十7),摩西有个接受 神启示的会幕(出卅三511),连那辅助摩西的七十长老,也受灵感说话(民十一1629)。

  从神典所的神名伊罗兴,以及综合前节所列神典在五经的经文来看,以下的另外一些特性也是很突出的:

  (一)神典所强调的是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与 神所立的约。神典特别强调西乃山为 神的山;神典有时也称西乃山为何烈山(出三1)。因为何烈山是西乃群山中一峰,大概特指摩西在那山峰上获得 神启示和领受律法的所在。这也说明了神典会重视先知的原因。

  (二)伊罗兴是伊勒(El)的复数。伊勒的原意是强而有力者,亦是迦南人所敬拜的父神的名字。之所以使用复数的神名,虽然有可能是以色列的列祖“在大河那边事奉别神”(书廿四2)的沿袭,而更要紧的,也正如一般学者所解释的,是“显赫的复数”(Majestic Plural,指真神的尊严和高贵),或“众神的各种德性,各样力量,都集合在真神 神的身上”。为了这个原因,神典所描述的 神,是住在天上,与世界和人类远离,乃藉天使和人接触(创廿一17,廿八12),或在夜间藉梦向人显现(创二十36,卅一11),人对 神只有畏惧(出三6),而不像耶典所讲的神是与人亲近的。

  (三)因着这种神学思想,神典也极重视伦理观念,把以色列的列祖理想化,凡他们犯有的过错都给予解释。譬如亚伯拉罕谎称撒拉为妹,就说原是“同父异母”的(创二十12);雅各用计得来的财富(创三十3743),被解释为是出于 神的干预所致(创卅一713)等。

  (四)因为对神的崇高观念和着重西乃之约, 神就被视为是以宗教和国族为中心,而失去了耶典的普世理想; 神的统治和交通乃限于以色列人,选民因之和万民要隔离,万国变成了“外邦”──外邦人和外邦神一样,应受 神的弃绝。

  (五)因与 神有立约的关系和尊重先知的传统,所以神典看历史事件为 神对人罪恶的刑罚的一部分。这不单对外邦人是如此,对以色列亦一样。譬如以色列人铸拜金牛犊的事(出卅二章),百姓不但受罚被杀,甚至有摩西的代求,都未见获得 神的赦免; 神乃是宣布:“到我追讨的日子,我必追讨他们的罪。”(出卅二34)这就正如那些著作先知,所屡屡警告的那大日来临的审判一样!

 

四 申典

  申典(D)既是在主前第八世纪末叶,由北方流亡的知识分子将基本的文献带到南国犹大去的,就怪不得会受神典和先知传统的影响殊深。正如神典着重西乃山之约一样,申典也强调这何烈山之约(申五2,申典专称西乃为何烈),并说明曾在摩押地将这约重申(参看申一5,廿九1)。因为南下的人也曾将神典带到南国而有耶典和神典合编的缘故,申典对真神的称呼为“耶和华你 神”就成了一个特色。

  因为北国没有专心事奉上主的君王,南国在玛拿西时代君王的德行亦不会有人赞赏,所以申典不像耶典一样去高举君王,反而规定君王的条件(申十七1520)。同时,南下的知识分子并不是先知,而玛拿西时代亦没有著名的先知出现。所以申典不像神典般的尊敬先知,而只期望有一位像摩西般的先知出现(申十八1519)。可是,申典却突出长老的职分,差不多凡事都可找长老解决(参看申十九12,廿一2361920,廿二1518,廿五79,廿七1,廿九1011等)。

  至于申典其它的特性,已在前面有所说明(见“编修与五经的形成”{\LinkToBook:TopicID=246,Name=乙 編修與五經的形成}),因此不再在此重行赘述。

 

五 祭典

  祭典(P)和神典一样,在开头使用伊罗兴的神名,等到雅威的名字向摩西启示以后(参看出六23),才两者兼用。因为祭典是在以色列人被巴比伦所掳之后期和波斯帝国兴起的初期,即主前约五五○年至五○○年间,在被掳之地写成的。为安慰被掳之人,像以西结先知般给予盼望,所以祭典虽然很着重摩西的传统,却在叙述西乃之约以外,超前去提到 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创十七114),与挪亚所立的约(创九117),甚至在创世之初就赐福与人( 神与人立约的形式),使人有治理这地和管理一切活物之权(创一28)。并且,这些约都是“永远”的(创九12,十七7813),是不会成为过去,也不会改变的。

  祭典著作时,被掳之人不能到残破的耶路撒冷去守节,圣殿亦已被焚烧,为要证明自己是属于 神立了永约的子民,就只有行割礼,守安息日,着重礼仪上的纯净和生活的圣洁。简单地说,就是确守礼仪律和圣洁律。因此,祭典比申典尤更着重律法,并且极为尊重有责任将律法教导百姓的祭司和利未人。

  祭典中的律法,当然不是作者闭门造车自创的。乃是搜集前人作品而就当前情况加以修订过的。虽然经过修订,但因资料来源不同,所以在收入不同历史背景之后,在今人看来,仍然会显出有矛盾的地方。譬如说:在民四232223,利未人任职是从三十岁到五十岁,而在民八2426则是廿五岁到五十岁;按出廿八31,三十30等处的经文,摩西当膏亚伦和其众子供祭司的职分,但按出廿九729等处的经文,则只有膏亚伦一人为祭司;照利四14所说,赎罪祭要献公牛犊,而利九3和民十五24却说用公山羊作赎罪祭。这些矛盾,当然不是作者之错,乃是他所搜集的资料,有时期与地域的不同,因此而有差异。这样说来,我们不但可以看出在祭典著作的时代,耶典、游典、神典和申典已经完成,且在祭典作者的手中可供参考,并且还有其它我们所不知的数据,也可由他支配。这情形,就正如没有亲眼见过耶稣的路加,在其写作路加福音时,不但有叙述耶稣生平的福音书,且有其它著作的数据可供使用一样(见路一14)。所以,祭典的本身,实际就是一些文集的汇辑。这汇辑,是将历史与律法作紧密的编排而来的。

  综观祭典在五经的经文分布,另外几点特性亦是很明显的:

  (一)祭典的创造论(创一1~二4上)不但非常有系统和层次,且突出人是受造的高峰,并指出了人的尊贵(有 神的形像和样式)和使命(治理这地和管理活物),也说明人的食物(菜蔬与果子)和其本性(甚好)。

  (二)祭典的神观比神典尤为威严和荣耀。 神不但不像耶典游典的拟人化与人亲近,也不像神典般藉天使或梦予人启示,超越的真神只在其荣耀中显现,并且不是住在会幕或圣殿中,乃是久不久的在会幕之上或圣所之中,藉烟云火柱来显现其荣耀(见出四十3438;民九1517,十六19等)。

  (三)因为 神是如此超越的,所以不是一般的人可以接近的。甚至在旷野安营的时候,利未人要在法柜帐幕四围安营,将以色列各支派的人与法柜帐幕隔开(民一50~二34)。如此一来,从祭典的观点来说,人是不可能直接与 神接近的,必须藉着摩西亚伦──日后藉着祭司利未人,透过礼仪律和止息神怒的祭物,罪人才能与 神有交通。

  (四)超卓的 神。按祭典来说,是在不同的四个时代以不同的神名与约,来向世人显示其旨意的: 1. 在创世之时,以素食为其(立约的)旨意,并以安息日为此未明言之约的记号(创一29~二3)。此时的神名是 神(伊罗兴)。 2. 洪水之后, 神的旨意已向挪亚和其儿子明言(创九17),又和他们立约。此约的记号是彩虹(创九817),神名仍然是 神。 3. 在呼召亚伯拉罕到迦南后, 神的旨意及和亚伯拉罕立约的记号,就是要他和他男性的子孙,世世代代都要行割礼(参创十七114)。这时所显现的神的名字是“全能的 神”(El Shaddai,直译作“山神”;创十七1;出六3)。 4. 出埃及到西乃山后, 神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约,包含了全部敬事 神的礼仪。这时候将上主(雅威)这神名启示出来了。

  (五)祭典因为着重律法,所以在历史传统的叙述上,有很大的减缩。譬如说:所多玛、蛾摩拉的故事,缩至只得一节(创十九29);雅各与拉班及雅各和以扫的事迹,都几乎不见;其它底本对约瑟都有详记,而祭典则只轻轻提及(创卅七12)。相反的,在道及谱系、年岁和年代时,祭典却不厌其详的细述了!

  (六)祭典喜用谱系,一方面是因被掳之民渴想求根,另一方面也为显出 神“永约”的可靠。仿效申典和申命记学派记述历史有一定的形式,祭典的谱系也有其固定的形式。这形式就是“某某的后代,记在下面。”(创五1,六9,十1,十一1027,廿五1319,卅六19,卅七2;民三1等。事实上,创五1原文直译应是“这是亚当的家谱”,中文却译成和其它章节的形式相同;创卅七2和民三1的原文形式,是与其它章节一致的,中文却没有照译。)

  (七)祭典喜用年代、年岁和数字,除了表明永约的一脉相承外,也是在被掳期中写作有隐秘性的特色。或者可以说,多少是受了以西结那种启示文学作品的影响。申命记学派是秉承近东的文献,以王的登位记年代;祭典却以人的年岁作纪元,其形式是“某人活到多少岁生了某人,他生了某人后又活了多少年。”我们今天的人已无法窥知祭典中所有数字的奥秘,其中一些却明显的与启示文学相关联,如三、四、六、七、十、十二、三十、四十、七十、一百二十和一千等。另外的一些数字,却可看出祭典作者博识的创制。譬如出十二章37所记的六十万男丁,若按字面数目,当然无可能集合这许多人在法柜的帐幕前;若每一男丁平均有一妻两个子女和一位年老的父母,总数就有三百万人(约相等于现今以色列国的犹太籍人口总数),不但整个西乃半岛无法供应这些人口和他们许多牲畜的饮料,若以每公尺一人的单行前进计算,这人数可三圈围绕西乃半岛。因此,有人就认为这六十万是六百家庭的误译,因为希作伯来文的“千”(eleph)字亦可作“家庭”解释。当然,这六百家庭合起来约三至五千人的数目(这在当时代已是一个很大的人口数目),是颇有可能的。但若仔细地研究民一46,二32的人数后,却可发现这603550实际是希伯来文“以色列人”(bny ysr-~-l)的字母数值相加的总和(2501010300200130=603),连上原文“众首领”(Kl r-~-s)字母数值相加的总和(20302001300=551),就成了603551。将这数字减缩为整数,就成了民一46和二32603,550人,或出十二37600,000人。同样,创十四14所记亚伯拉罕的家丁三一八人,若将创十五2亚伯拉罕的家宰以利以谢(~-ly--zr)的希伯来文字母数值相加(13010707200=318),就得出了这数目。所以,祭典的数字,是有其自己的一套,而不能按字面去解释的。──《中文圣经注释旧约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