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第二十篇  被掳归回

 

        旧约神的子民被掳,就着表征来说,好像新约的信徒,蒙神拯救,脱离了黑暗的权势,被迁到祂爱子的国里(教会生活中)之后,又受了撒但的迷惑,拜偶像,与世界同流合污,失去了见证,失去了正常的教会生活,失去了神的同在与祝福,迷失在世界里。

  而从被掳中归回,表征悔改,恢复正常的教会生活、见证、神的同在、祝福与教会的合一。

  虽然在巴比伦里也有像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那样的得胜者,但在被掳之地,祇有少数的人持守个人的信心生活;不可能有团体的正常教会生活,教会合一的见证,也不可能被建造在一起,成为神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

 建造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其实祇是神居所的表征而已,并不是神真正的居所。神说,“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你们要为我造何等的殿宇;那里是我安息的地方呢”(赛六十六1)。神所看重的,是祂的选民。当祂的选民听祂的话,光景正常的时候,神就愿意与他们同在,喜悦住在他们中间。会幕也好,圣殿也好,祇是一个表征的居所。所以当祂的选民不遵守祂的约、拜偶像、荒凉、堕落的时候,神就任凭外邦人拆毁圣殿弃之不顾(参照王上九69;王下二十五817;代下七1922,二十五1719;耶二十七1622,五十二1723)。

   第一批归回--恢复圣殿

一、神的应许

在前面第肆项中已提起过,神曾经应许,犹太人被掳至巴比伦满了七十年后得以归回故土;并且藉先知耶利米从耶路撒冷寄信与被掳的祭司、先知、和众民、并生存的长老、告知他们神的应许。

二、得胜者的代祷

神也感动像但以理这样的得胜者,关心神的心意,接受负担,为此事禁食、披麻蒙灰、向主神祈祷、恳求、促成应验。

三、神悦纳代祷

波斯王古列元年(就是犹太人被掳满了七十年的那一年),耶和华为要应验藉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允许犹太人可以上犹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殿。并且古列王也将耶和华殿的器皿拿出来,交给犹大的首领,将这一切带上耶路撒冷(参照拉一)。

四、神的保守及激动

在亚哈王及耶洗别暴政摧残之下,神如何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参照王上十九1019;罗十一15);照样,在巴比伦被掳之地,神也保守了,像所罗巴伯、约书亚、以及其它的犹太人、会众共有四万二千三百六十名,是不向巴比伦的偶像屈膝、妥协的,并且激动他们的心,都起来响应归回重建圣殿。

 古列王让他们带回,从前被尼布甲尼撒王掳到巴比伦的圣殿器皿;其实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神所宝贵的器皿;神保藏他们,不受偶像之地玷污。

五、归回的时间

第一批归回的事,是发生于公元前五百三十六年,古列王元年的时候。

六、归回的意义

犹太人这一次的归回,和大约一千五百年前,他们的始祖亚伯拉罕,蒙召脱离迦勒底的吾珥,进入蒙应许迦南美地的举动,两者遥遥相对。

  迦勒底就是巴别,就是后来的巴比伦,是偶像的世界。出巴比伦,也是另一次的出埃及,逃离所多玛,蛾摩拉(创十九)。巴比伦是偶像的世界,埃及是生活的世界,所多玛,蛾摩拉是罪恶的世界;而撒但是这世界的王;所以离开巴比伦,归回耶路撒冷,就是蒙神拯救,脱离黑暗的权势,迁入神爱子的国里(西一13)。过逾越节是一回事,而出埃及又是另一回事。以色列人过逾越节,表征他们因信基督,罪得蒙赦免,得着永生。他们宰了羊羔,表征基督为他们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把羔羊的血涂在房屋左右的门框上,和门楣上,表征接受基督宝血救赎的果效,灭命的天使一见血的记号就越过那房子,不击杀那房里的人,表征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罗八1),他们得以蒙神赦免不至灭亡,并且因吃羊羔的肉,得永生了(约三16,六5357)。但是过逾越节,仅仅表征重生,得灵的救恩。他们还需要在环境上蒙拯救,他们因堕落,受玷污的魂需要蒙拯救,蒙更新得魂的救恩(参照来十39;彼前一9)。若是他们继续留在埃及,仍然是活在埃及法老王的辖制之下,得不着自由;所以过了逾越节之后还须要立刻出埃及,进迦南。

  照样,人在巴比伦,犹太人还是神的选民;但是他们是在被掳之地,在黑暗的权势之下,受辖制,得不着自由的人。而归回,就是表征迁入神爱子的国里,得着释放。

七、筑祭坛

那些归回的人,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筑以色列神的坛,在坛上献燔祭(参照拉三16)。

  亚伯拉罕在迦勒底,在哈兰,没有祭坛;但他一进迦南地,第一件所作的事,就是向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创十二7)。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所作的,就是学往年始祖所作的。

1、祭坛是为着献祭,叫神满足,叫信徒和神的交通能维持正常而有的。特别是献燔祭,是完全为着让神得着满足而献的祭物。基督就是燔祭的供物。祂是唯一绝对为着神而活,能满足神,蒙悦纳的那一位。祂的绝对向着神,不顾自己的意思,祇关心神的心意,叫祂甘心乐意,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成功了永远的救赎。

     祭坛就是十字架,而舍命流血,死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就是祭物。基督在十字架上作燔祭,满足了神,然后祂能作赎罪祭,满足神公义的要求;作素祭作神和人共同的满足;当信徒享受基督,经历基督作素祭,在信徒生活上活出基督那完美的人性时,才能取用基督作赎愆祭,懊悔死行,对付罪行,成为无酵的面团,过光明无罪的生活。享受了前面四种祭物的结果,乃是享受基督作神和信徒之间的平安,也享受祂作信徒与信徒之间的平安祭。这就是归回的子民在祭坛上,先献上燔祭的原因。犹太人在被掳之地,在巴比伦,七十年之间没有祭坛,也不被容许有祭坛。他们在被掳之地,受辖制,祇顾自己的死活,无法顾到神的心意,也无能使神心满意足。

  现在蒙神怜悯,得以归回了。所以他们首先作的,乃是筑坛,献燔祭,叫神心满意足,恢复与神之间的交通,然后他们才能靠神有力量,开始进行建造圣殿的工作。

八、立圣殿的根基

圣殿的根基是立在往年亚伯拉罕献以撒的摩利亚山上(参照创二十二)。被献在祭坛上预备作燔祭供物的以撒,他所表征的,就是话成肉身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祂是教会的根基;保罗说,“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林前三11)。基督就是建立教会的根基、盘石(太十六18),房角的头块石头(徒四11;彼前二68);其余的都不是根基,都是沙土,雨淋、水冲、风吹就会倒塌(太七2627)。凡是以特殊的教条、道理、属灵的领袖作为根基的,都是错误,都是草木、禾、宗派、经不起火验,都要失败。当初从被掳归回的选民,从失败中学到了教训,不敢随便立根基。他们筑坛献燔祭之后,又经了七个月,就是公元前五百三十五年二月在正确的旧址,根基,立了圣殿的根基;是立在摩利亚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南的禾场上(参照代下三1)。

  摩利亚山是亚伯拉罕献以撒的地方,也是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场所。阿珥南的禾场是圣殿座落的立场;表征教会的根基是耶稣基督,立场是弟兄相爱,独一的根基,弟兄相爱的立场,表征教会的合一。教会若不是建造在这根基上,座落在这立场上,就是分裂、混乱(巴别,就是巴比伦),被掳,宗派。切忌,以任何的人物、教条、道理、造成教会的分裂(参照林前一1013,三45)。

 总而言之,被掳表征分裂,归回见证合一。

九、建殿与仇敌的阻挡

(一)企图混杂

重建圣殿的工程是开工于古列王第二年,就是犹大人归回的次年,公元前五百三十五年的时候。古列王作波斯王的期间是公元前五百三十六至五百二十九年;所以工程的初期,约有七年之久是古列王在位的时候。古列王对犹大人比较友善,仇敌无法采取政治干与的途径阻挡。所以就采取企图参与,从中破坏的方式。他们是撒玛利亚人,是混杂的民族,难于分辨是选民,或是异族。仇敌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将稗子撒在麦子里(参照太十三2430)。若是容许假信徒渗进教会生活中活动,教会就会变质,随世界的流而消逝。

  归回的犹大人首领们,识破他们的诡计,就拒绝了他们的参与(参照拉四13)。

(二)扰乱

仇敌知道无法渗透参与,改用扰乱的手段阻扰工程的进度(拉四45)。

(三)控告

古列王之后,亚达薛西王继位,他从公元前五百二十九至五百二十二年作了波斯王约有七年之久。

  他受犹大人敌人的上本控告,被蒙骗,失察下令停止建殿的工程(参照拉四624)。

  重建圣殿的工作被迫中断了约有八年多之久。

(四)神再一次的激动

神第一次激动古列王的心,使他下诏允许犹大人归回耶路撒冷,也激动犹大人的心,响应归回。但他们重建圣殿的行动,遭遇了仇敌的阻挡,被迫停了八年之久;犹大人灰心了,甚至荒凉,死心了。他们似乎被打败了。就在这个时候,神主宰的权柄干与环境。亚达薛西王死,大利乌被立为第四任的波斯王(大利乌一世,他从公元前五二一年至四八五年作了三十六年的王)。神也藉先知哈该及撒迦利亚传达祂的话,激励犹大人不顾一切,再一次起来动手建造圣殿。第二次开工时就是波斯王大利乌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五百二十年。神也感动大利乌王的心,叫他有心寻察典籍库内,找到了记载着古列王下诏允许犹大人重建圣殿的典故。因此大利乌王也重新降诏正式准许复工,同时严禁反对者阻挡。于是工程进行迅速,于大乌王第六年,就是公元前五百十六年竣工。这是自从归回耶路撒冷整整经过了二十年后的事(参照拉五~六;该;亚)。

      十、恢复献祭,过节

         圣殿竣工之后,那些归回的人,都欢欢喜喜的行奉献神殿之礼(燔祭),也献赎罪祭,并且守逾越节,吃羊羔;欢欢喜喜的守除酵节七日(参照拉六1622)。这些都是表征正常的教会聚会生活的一部分情形。这些都是在被掳的期间,曾经被遗忘、遗失的。而且在被掳之地,这样的生活,是不可能有的,也不被容许的。

      十一、结论

         在第一批归回时,恢复了圣殿及其中的器皿,恢复了祭坛,恢复了祭司的职任,恢复了献祭及过节。这些恢复表征,基督徒教会生活被恢复了。信徒恢复了和神有生命的交通。

  先知哈该说,“这殿后来的荣耀,必大过先前的荣耀”(该二9)。

  虽然这殿后来的荣耀,是预言基督借着祂的死而复活所建立荣耀的教会(参照约二1921;弗一23,五2527;提前三1516);也指着千年国度里的天上的耶路撒冷,天上诸长子所共聚的总会(来十二2223),在新天新地里的圣城新耶路撒冷(启二十一)。但是我个人觉得,有一部分是指着那些被掳归回的选民所重建的圣殿说的。按着属物质的建筑物来说,这个重建的圣殿,远不如先前所罗门所建造的圣殿。先前的圣殿是豪华、宏伟、美丽、无与伦比;远非后来重建的圣殿所能比拟。但是就着属灵的实质来说,被掳之前的选民,已经堕落到一个地步,偶像泛滥,假神的数目与城的数目相等,拜偶像的坛与耶路撒冷的街道相等(参照耶二1113,五19,十一13),甚至在圣殿里为偶像筑坛,立雕刻的偶像(王下二十一47;代下三十三4722,三十六14)。圣殿既被污秽,何来荣耀。但被掳至巴比伦过的选民,他们从神的管教中学了功课,痛恨偶像及拜偶像的恶习,完全弃绝了这些。神的选民从被掳中归回,一直到主耶稣道成肉身,来到他们的中间,犹太人不再拜偶像,且诵读律法书,对付与外邦人通婚的事。虽然后来演变为死的字句,犹太教,且在殿里卖牛羊鸽子,兑换银钱,患了另一类的错误(约二14);那是后来的事。但在被掳归回,重建圣殿、献祭、过节的阶段,后来的殿,在实质上,确实比先前的殿、干净、荣耀。

 

  第二批的归回

一、归回的背景(参照帖,拉七~十

因着神主宰的手,神兴起了末底改和以斯帖二人;他们是被掳中的得胜者。因着他们同心协力的代祷,及神主宰的手激动了亚哈随鲁王(公元前四百八十五至四百六十五年作波斯和玛代的王)的心,善待犹大人;他娶以斯帖为后封末底改为相,不但消灭了犹大人的仇敌哈曼一族的势力,也带给选民许多便利和保护。

 亚哈随鲁王死后,他的第三子亚达薛西一世继任(公元前四百六十五至四百二十五年作王)。可能那时以斯帖尚在(尼二6的王后可能是以斯帖太后),亚达薛西一世,受她的影响,善待犹大人,重用以斯拉,尼希米等人。

二、归回的时间

亚达薛西一世第七年,就是公元前四百五十九年五月初一日到了耶路撒冷。

三、归回的人

除了以斯拉本人外,从巴比伦跟他上来的有一千二百九十六人;又在巴比伦的北部亚哈瓦的河边召利末人三十九人及服事利未人的尼提宁人二百二十人加在一起总共一千五百五十六人。

四、以斯拉

是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的子孙,是属于大祭司正统的后裔。他是祭司,又是文士,通晓律法书。

五、恢复律例典章

律法本是神和旧约时代的选民所立的约,神把祂的圣言交托他们,叫他们在万民中传扬神的信实(参照罗三23)。神要他们听从祂的话,遵守祂的约,在万民中作属祂的子民,归祂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子民(出十九56)。摩西嘱咐他们,把圣言存在心内,留在意中,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也要教训他们的儿女,无论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又要写在房屋的门框上,并城门上(申十一1820,四140,六69)。尤其是利未人、作祭司的、作君王的,要抄录律法书,要平生诵读,好学习敬畏耶和华他们的神(申十七1820)。可惜,自颁布律法至约雅敬第三年,犹大人第一批被掳至巴比伦为止,约九百五十年之间,摩西的嘱咐,在神的选民中未曾受尊重、遵行、全国上下,神的圣言完全被忽视,甚至被遗失(参照代下三十四1428的记载)。这就是神的选民受惩罚与管教、亡国、被掳至异国异乡的原因与结果。

  感谢神,他并没有弃绝祂的选民,祂管教他们,是要他们得益处,使他们在祂的圣洁上有分(参照来十二510)。经过七十年被掳管教,他们得到了宝贵的教训。他们不但把拜偶像的异族恶习弃绝在巴比伦,并且从被掳之地带回律法书。被掳归回之后,他们热心颂读律法书遵行律例典章。从这方面看,他们是因祸得福。

注;至于他们受撒但的欺骗,落在死的宗教,而弃绝了生命的主,那是他们另外需要受管教,悔改的功课。

 

   第三批的归回

一、七个七

   “你当知道,当明白,从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必有七个七˙˙˙正在艰难的时候,耶路撒冷城连街带濠,都必重新建造”(但九25)。

   “亚达薛西王二十年˙˙˙我对王说˙˙˙求王差遣我往犹大,到我祖坟墓所在的那城去;我好重新建造˙˙˙王就允准我,因我神施恩的手帮助我”(尼二120)。

  但以理在巴比伦,曾替尼布甲尼撒王解梦,预言世界强国会照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罗马的顺序改换霸权统治的时代,直到基督的国来临(参照但二3145;七128)。他又为神选民,和圣城,及关联到他们将来遭遇的演变情形,用七十个七归纳作预言。而尼希米奉波斯王的命令归回耶路撒冷修造城墙、城门、连街带濠、重新建造;就是属于头一段,七个七的部分(参照但九2427)。

  简单而言,神把犹太人及圣城定了七十个七年的演变阶段。

从亚达薛西一世第二十年(公元前四百四十六年),王下令准许尼希米带一批人归回修造城墙算起,至耶路撒冷城连街带濠重新建造完毕为止,共经历七个七年,就是四十九年。接着就是六十二个七年,四百三十四年。就是两约之间。这个世界的统治王朝,由波斯,玛代改朝为希腊时代,再改换为罗马帝国时代。就在罗马帝国统治的时期中,神的独生子会受差遣,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祂就是但以理预言中所题的那受膏者耶稣基督。祂在世上行完了父神的旨意,末了为了背负世人的罪孽,更为了成功救赎,甘心死在十字架上。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就是预言所题的那受膏者被剪除。有关第六十九个七与第七十个七之间的闲隙期,以及世界末期的一个七,请参照作者另作“主的再来与但以理书要义”,“启示录要义”,以及“揭开永古隐藏不言之奥秘的钥匙”等书,不拟在此详细重述。

二、尼希米(尼一~十三

尼希米是哈迦利亚的儿子,位居酒政,掌管内务侍立在王左右的大臣。但他不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满足,关心在耶路撒冷神选民的遭遇,以他们的安危为自己的安危。因此,当他听到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在犹大省遭大难、受凌辱;并且耶路撒冷的城墙被拆毁,城门被火焚烧。他就坐下哭泣,悲哀、禁食、祈祷、认罪、求神施行拯救。他和往日的但以理一样,是被掳中的得胜者。他是守望者,以祷告和神的工作配合。因着他的祈祷,神激动了亚达薛西一世的心,接纳尼希米的请求派他作犹大省长,返耶路撒冷修复城墙、城门。据经上记载,他在耶路撒冷的工作期间是十二年(亚达薛西王二十年至三十二年,即公元前四百四十六年至四百三十四年),所以由其它的人继他的工作,再过了三十七年,才如但以理书第九章所记,连街带濠,都重新建造竣工。

三、恢复城墙

耶路撒冷的城墙就是锡安(圣殿山)的保障,由大卫筑墙(参照撒下五69),再经所罗门加强,耶路撒冷周围都有了城墙(参照王上三1)。后来犹大国日渐衰弱,巴比伦国强盛的时候,尚且费了二年的时间围攻,始攻陷耶路撒冷城(参照王下二十五120)。由此可见,城墙对于城内人民的重要性。

(一)表征与世界有分别,有界限

神的选民与世界应有分别,有界限。撒但是今日世界的王,留在这个世界,黑暗权势之下,很难洁身自爱,很难不受沾染、玷污、和辖制。无论是埃及,巴比伦,或是所多玛蛾摩拉,神的选民都要离开,都要过红海,伯拉大河,或约但河。城墙表征与世界的分别界限。教会生活祇能在城墙之内,不能在城墙之外。异教之风、偶像、异邦之风俗、习惯、玛门、罪恶等都应该弃绝,隔离在城外。

(二)表征有保护,保障。

伊甸园没有城墙,所以诡诈的蛇能爬进去,欺骗夏娃。但在新天新地里圣城新耶路撒冷有高大的墙,且有天使看守,不容名字没有写在羔羊生命册上者爬进。教会生活需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弗六1013),也要有城墙的保护。

(三)城墙也是表征主权

圣殿表征居所生命的交通;城墙表征国度、主权。神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西一13)。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也是神爱子的国。身体重在生命的交通,生命的彰显。国重在主权。基督是教会的头,元首;祂有绝对的主权。教会的职责之一,就是使基督的国降临,祂的旨意要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六10)。神的旨意要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的先决条件,就是祂的旨意行在教会中通行无阻。

  城墙表征,今天的教会生活中,基督有绝对的主权。

四、重建立祭司事奉的体系

(一)恢复奉献捐银及地所产之十分之一,收存库房中,以作为殿的需用,及照顾利未人之生活。

(二)对付放高利贷,照顾穷苦弟兄。

(三)对付与异族通婚。

(四)对付犯安息日。

(五)纠正祭司之错误。因为他与外邦人结亲,让外邦人占用圣殿库房居住。所以尼希米从库房抛出外邦人的家具,洁净圣殿。

 

    旧约最后的先知

一、玛拉基

玛拉基名字的意义,是“我的使者”。而旧约圣经中经常题到的,耶和华的“那使者”就是基督。很显然他的职事,就是为要来的救主基督预言,作介绍。

(一)“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祂的殿”(玛三1),这段预言,包括基督的道成肉身,洁净圣殿(参照太二十一1215;可十一1517;路二十一56;约二1317);也关连到世界末日,犹太人被敌基督的军队追杀,走投无路,躲进橄榄山谷的时候,主忽然降临,祂的脚踏在橄榄山上拯救祂的子民而说的(参照亚十四;珥三921;太二十五3146)。

(二)“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玛三1)。立约的使者,就是基督。无论是旧约,或是新约,都是基督所立的约。

1、旧约

 “耶和华在西乃山和摩西说完了话,就把两块法版交给他,是神用指头写的石版”(出三十一18)。

“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你摔碎的那版一样;其上的字我要写在这版上”(出三十四1)。

“摩西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出三十四28;参照申四~五,九911,十14)。

以上的诸经节,很清楚地说出,旧约是耶和华神亲自颁布的。

    但是新约圣经却说,“摩西。这人曾在旷野会中,和西乃山上与那对他说话的天使同在,又与我们的祖宗同在,并且领受活泼的圣言传给我们”(徒七3738);“你们受了天使所传的律法”(徒七53);“律法是˙˙˙藉天使经中保之手设立的”(加三19);“那借着天使所传的话”(来二2)等等。把这些经节对照,不难查觉,那显现出来与摩西说话,把旧约律法颁布给他的,就是基督,神的那使者,是唯一具有让人能看见形像,样式的神。神是灵(约四24),是不能看见的(罗一20),因此,从来没有人看见神;祇有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一18)。人看见了基督,就是看见了父(约十四9)。所以旧约的记载和新约的记载,都是对的,都是指同一位神。

2、新约

立约的使者,以新约而言,当然是指着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舍命流血,成功了救赎,用自己的血所立的新约(太二十六28;可十四24;路二十二20;林前十一25;来九20)说的。祂是神的儿子,救赎主,立约者,也是立约的使者,新约的中保。

          (三)公义的日头

              “但向你们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有医治之能”(玛四2)。

  施洗约翰的父亲撒迦利亚,为即将话成肉身的主耶稣预言说,“因我们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路一7879)。

二、玛拉基尽他职事的时间

他说预言尽职事的时候,大约是公元前四百三十年的时候。根据尼希米记的记载,他作犹大地的省长是从亚达薛西王二十年,直到三十二年,共十二年之久(参照尼五14);其后,他回到王那里;过了多日,他向王告假,又回耶路撒冷作短暂的逗留,清理一些不法不当的事(参照尼十三631)。虽然耶路撒冷的城墙已经初步修完(参照尼六15),但修复的工作仍需加强。根据但以理书的记载,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的工作,共费了四十九年(参照但九2425)。那意思就是,尼希米不作犹大省长之后,工程继续进行了三十七年之久,直到公元前三百九十七年才全部竣工。相信,玛拉基责民悖逆、背道、劝民奉献当献的供物,与建造工程的进行有关。他也预言,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主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犹太人中间为主预备道路(参照玛四56)。根据主耶稣对祂门徒的答复,是指施洗约翰说的(参照太十一715;可九1113;路七2428)。

三、重申神创造人的中心思想

 “虽然神有灵的余力能造多人,祂不是单造一人么;为何祇造一人呢;乃是祂愿人得虔诚的后裔”(玛二15)。

  从创世记第一章至旧约最后一卷玛拉基书,贯串圣经中的神之中心思想,是神借着基督创造人,借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使人在祂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就是成为圣洁的后裔,使祂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参照创一2627,二9;玛二15;弗一46;加三26,四6)。虽然人一再堕落、被掳、但是神喜悦的旨意从未改变,也不灰心、不弃绝人。整个旧约的圣经告诉我们,神借着旧约圣经(律法)把众人都圈在那里,看管人、训蒙人、看守人,直圈到那将来的真道显明出来;就是借着祂独生子的道成肉身,成功救赎,引人到基督面前得永生,因信称义,因信基督耶稣,成为神的众子,同为后嗣。

── 黄共明《旧约总论》

 

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